快速掌握國內外銀髮餐食趨勢動態,讓我們在這裡做好準備,銀饗未來產業!
長者和失能者在運用加工食品和日常用品時,易因生理機能下降而有拿取困難的情況。為提高包裝的處理性和操作的便利性,日本經濟產業省制定一套無障礙設計的工業標準(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本文簡稱JIS),並因應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環境的變化,修改第4次JIS,
隨著全球人口高齡化發展,長者飲食需求逐漸受到重視。「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說明日常飲食扮演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環,但許多長者因生理機能退化或疾病的緣故,無法攝取足夠營養,加上婦女就業及缺工影響,如何為銀髮長輩備餐也成為許多家庭的困擾,甚至進入老年期的嬰兒潮世代希望增強
具膳食纖維等豐富營養價值的大麥及含不飽和脂肪酸與蛋白質的花生皆屬雜糧類成員。大麥副產物過往多視為家禽飼料或肥料,意識到加工副產物的潛在利用價值,現已成為許多業者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的一種創新途徑。投入永續節能的同時,業者也將替代大豆作為植物肉蛋白質來源的花生,透過技術保持口感。 圖
?殛/span> 疫情影響加速精準營養市場規模增長,根據MarketsandMarkets研究報告指出,全球個人化精準營養市場規模預計由2020年82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164億美元,許多膳食營養企業紛紛投入精準營養市場。 &
點心又被稱為第四餐,指非正餐時間食用的額外餐點。過往食品廠商多以求新求變的年輕族群為主要客群;而今剖析長者飲食生活面貌,發現點心作為長者飲食生活支援要角,是不容忽視的新興商機。本文透過生活模式理解行動不便及牙口不佳的長者飲食需求,同時以備餐模式釐清孝親者的期待,指出隨長者生理機能弱化
隨著臺灣步入高齡社會,在銀髮友善食品推動下,相關通路業者也逐漸將銀髮族群及孝親族群飲食需求納入考量,試圖提供專屬產品與服務,以鞏固銀髮族群市場。為了溝通行銷與便利購物,專區設立有其必要性,考量實體通路設立專區涉及各連鎖體系供應商評鑑與門市坪效等問題,推展速度較緩慢,加上新冠疫情加速網路平
隨著年齡增長,因懷舊口味與料理帶來的飲食記憶尤其令人午夜夢迴,古早味料理成為邁向高齡社會之餐食產品開發取經的重要方向之一。食品所於2020年針對臺灣40歲以上熟年高齡族群進行網路調查,探討不同年齡世代對於古早味餐食的偏好與購買行為,取得1,115份有效樣本。本文篩選其中60歲(含)以上長
臺灣老年人口佔比於2018年突破14%,正式進入高齡社會,預估將於2025年成長至20.1%,進入超高齡社會。食品業者紛紛看準銀髮食品市場商機,陸續開發質地調整食材技術或新品研發,以因應日漸成長之銀髮消費市場需求,在積極布局B2C市場的同時,也關注B2B市場拓展可能性。
日本介護食品協議會於2020年11月1日公告「日本通用設計食品(UDF, Universal Design Foods)擴充規格相關指南」正式開始使用。其技術小組針對冰淇淋、巧克力、焦糖、仙貝等受溫度與水分而質地有所變化的食品,也能沿用原有的UDF四種等級:「容易咀嚼」、「牙齦壓碎」、「
受疫情影響,宅配服務已成消費者購買行為新常態。為凸顯服務差異化,日本食品大廠聯手推出新服務以回應消費者使用情境。例如長年深耕高齡餐食宅配市場的Watami,過往以提供午晚餐服務為主,因覺察許多用戶習慣自行在家烹飪食材準備早午餐,今年1月便與蔬果貿易商Delica Foods聯手開發週期更
長者因生理機能衰弱容易食慾不振,而形成少量多餐的飲食型態。為引發長者進食動機,日本機構廣泛運用點心零食於正餐或餐間輔助,並透過設立點心零食時段以延續長者一天的期待感。然受限於長者食用情境,產品型態多以長時間食用而不質變的布丁、果凍為主,冰品幾乎是不被考慮的選項。為讓消費者有充裕的時間吃冰
?殛/span> 長期關注老年產業發展的AgeClub公司提出2021年老年食品發展趨勢,包括無糖化、助眠、預防認知障礙,全球食品大廠亦相繼投入功能性訴求的老年食品研發,包括針對腦健康、骨骼關節等老年健康的功能性軟糖。日本ucc於今年3月推出可緩解餐後血糖上升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