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掌握國內外銀髮餐食趨勢動態,讓我們在這裡做好準備,銀饗未來產業!
一般認為「吃」是理所當然的本能行為,然而,對於經歷咀嚼和吞嚥能力下降等變化的長者來說,進食行為本身可能是一種負擔致使食慾下降。為提升長者吃飯的力量,透過各式微小但匠心獨具的五感設計激發食慾甚為重要。 一、進食生理機能下降導致食慾不振 食慾不振往往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多為進食所
日本味滋康與Ajipon合作研發調味料相機「幸福Pon相機」,結合自家經典產品調味柚子醋與AI相機,可自動捕捉餐桌上快樂的笑容,希望能讓人們珍惜餐桌上微小而珍貴的幸福。相機得以自動判斷笑容的時刻,是基於AI面部表情分析演演算法確定微笑的定義,當鏡頭前的人呈現出快樂的笑容時,便可以自動拍照,記錄幸福降
為滿足咀嚼或吞嚥能力較弱長者即使變老也能與家人共享美食的期待,由法式餐廳Remède nikaho成立,位於日本秋田縣仁賀保市的nikahonosaki合作社於今(2023)年推出友善高齡長者食用的4道法式料理,包括洋蔥濃湯、白身魚法式凍派、蘋果雞及無花果奶酪等(見圖),料理皆為聖靈女
日本蔬果批發商Asia Intertrade(アジアインタートレード株式会社)於今(2023)年2月宣布在Amazon推出巧克力口味的低醣質完全營養麵包「Perfect Bread」(見圖),每顆麵包108g,以10顆/袋,每袋3,480(含稅)販售。除小麥粉外,亦添加罌粟籽、小麥胚芽及杏仁粉等多樣
日本東京醫科大學醫院自2019年7月起開始運用瑪魯哈日魯(MARUHA NICHIRO)嚥下食產品,提供病患多樣化的質地調整餐食。過往醫院廚房需事先將肉、蔬菜燉軟再進行切碎勾芡,使得時間人力成本過高,但改用現成瑪魯哈日魯產品,可以將每道餐食準備時間平均縮短20分鐘。院內營養師表示平均
因醫療與科技進步,人類活到百歲不再次難事,但人類社會從來沒這麼老過,如何因應以提早佈局安適的老年生活顯得重要。日本因應超高齡社會以政策布局邀集各界提早佈局因應,而各家食品廠商也提出自己的作為。 一、改善飲食習慣、預防疾病發生的「完全營養餐食」 「人生百年」的時代,也是消費者最容易
現代人因飲食、睡眠不規律,保健意識提升而帶動機能食品需求日益增加。過往產品設計多為添加營養機能素材,現今則善用食材自有營養素,融入日常普見的沖泡飲品,發展好吃又顧健康的特色,讓消費者無痛替換。 CRANE FOODS超級大麥可可粉保健腸道增飽足 日本CRANE FOODS與帝人株
日本宗像市內經營殯儀業的「森之庵」,因應前來諮詢葬禮的客戶提出為長者提供送餐服務的需求,加入高齡者送餐服務的行列,開展「宅食生活絆店」送餐服務。每日配送午、晚兩餐,餐食為專業營養師監督,並以公司自有的工廠製作及包裝,包含普通餐(550日圓)、低熱量低鹽的「宅食小町餐」(430日圓)、以及為有飲食限制
英國數位醫療整合公司Person Centred Software為解決失智長者脫水問題,推出智能杯(Smart Cups)及監控水分攝取量app,透過杯底裝設的精密感測器,並於行動裝置App連結,即時確認長者水分攝取量及提供相關建議與通知,避免長者飲水過少或過多,協助醫療安養照護人
點心零食對於長者而言不單是讓生活增色、增趣味、更是補足正餐不足的營養代餐。因生活型態變化及生理機能漸弱,長者在身心上逐漸依賴點心零食支援飲食生活。為擺脫過去甜膩且無營養的形象,提供長者有更多元可在餐間補充的營養選項,全營養食品除正餐餐點外,亦開發點心零食型態,讓長者、繁忙的上班族等廣泛人群管理營養,
日本群馬縣為響應在地老化政策,積極創造長者參與社會的機會,除備妥可供社區長者互動聯繫的共餐場所,並製作「元氣泉源 共餐推薦」傳單鼓勵長者前往一起吃飯,希冀透過共餐活動增加長者未來持續參與社區相關活動的誘因,預防孤獨死現象。傳單內容包括推薦共餐的五大優點:增加學習機會、增進人際交流、攝取均衡營養、交換
北海道石狩市為日本罐頭食品製造工廠發源地,隨著日本近年興起將各在地食材以罐頭食品呈現的趨勢,石狩市當地食品業者Ishican株式會社於2022年底推出使用北海道飼養的望來豚豬絞肉製成麻婆豆腐罐頭,為迎合消費偏好差異,共有甜味及辣味兩種口味(見圖1)。除使用在地食材為原料外,另一特點為經罐頭高溫高壓殺